印度或将全面“失守”,将要为中国送来“第二春” 焦点速讯


(资料图)

在这场新冠疫情战争里,印度是可预见的彻底失败了,溃败之势正如62年同北方邻居的那场战争,最近除了印度的疫情值得关注外,印度对中国的态度也很值得玩味。

印度以近乎跪下来的姿态求美国放开疫苗原材料管控,求欧洲贵族老爷们援助印度,求国际资本大佬们留下来不要走,但是对唯一有可能真正有能力付诸实际行动,对印度施以援手的中国态度,总是欲说还休,羞羞答答。即使中国发言人最近已经公开表示,愿意帮助印度抗击疫情,但印度就是不愿主动松口求援,偏偏就像个扭捏的小媳妇一样,嘴上说着才不要你管,身体却很诚实,私下从中国一批一批的采购制氧机。

小编认为印度人现在对待中国的心理可能是,“你可以打我,骂我就是不能看不起我”,而中国帮他就如同侮辱,印度的自尊心就会受到极大的挫折,这段话把印度的自卑和自尊,杂糅矛盾的民族心理说得极其透彻。但不管印度会不会主动请求中国帮忙,或者中国会多大程度的帮助印度,其实对于印度来说,已经无法改变防疫的彻底失败,印度再一次面临历史性的倒退,已经不可避免,兵败如山倒,病去如抽丝,这场大流行病终会以某种形式退场,但在印度国土上造成的创伤,会在这个世纪里大大阻碍印度发展和崛起的速度,而这又会如何影响到中国呢

时间回到6年前,富士康宣布进入印度建厂,这是一个标志性的事件,反映出来,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,劳动力价格持续攀升,出于对廉价劳动力的渴望和对降低成本的强烈诉求,国际资本终于对投资印度付诸行动.中国基础制造业面临资本外流的考验,中国是一个人口大国,虽然我们有产业升级的愿望,但是依然需要基础制造业为基层民众提供巨量的就业岗位,无论是尖端制造业还是地产金融,都是养活不了14亿人的,国际资本瞄准了东南亚和印度的廉价劳动力.

东南亚国家面积小,人口和生产资料相对分散,虽然有大量的制造企业迁移到东南亚,但是从规模角度无法根本上看懂中国制造业的基础,对中国基础制造业最大的威胁不在东南亚,而恰恰是国土面积和人口都与中国相当的印度.印度同样有接近14亿人,本土企业缺乏竞争力,在跨国企业眼里,这里有最丰富的廉价劳动力资源,而庞大的人口还可以转化为庞大的市场,走出中国到印度去,何乐而不为呢,但是这场疫情,终于让国际资本们看清了一个忽视已久的现实.

那就是稳定这两个字的经济价值,劳动力只是构成成本的一个维度,如果这个国家没有能力控制突发性事件,投资很可能有打水漂的风险,目前来看,几年前投资印度的大佬们估计都悔青了肠子.工人大量感染新冠,没有感染的,也害怕进入生产岗位,已经投产的工厂生产遇到阻碍,正在建设中的,在疫情影响下也不得不延期交付,付出的时间和机会成本,足以抵消掉廉价劳动力的优势,不妨大胆预测一下.

这场疫情不管何时消退,印度的国内国际资本都会抢破了头的往外跑,而最主要的目的地便是重回中国,这段在印度短暂停留的美好回忆会深深刻在资本的大脑中.在未来30年内,每当资本大佬们打起离开中国的主意时,这段印度之行会狠狠地给他们提一个醒,而这个教训会为中国基础制造业留住根本,为中国未来产业全面升级提供宝贵的时间.

关键词:

为你推荐

新股
市场
Copyright@  2015-2023 港澳证券网版权所有  备案号: 京ICP备2023022245号-31   联系邮箱:435 226 40 @qq.com