作为家长,哪怕是最常见的发烧咳嗽,看见孩子难受的模样,咱们也会心疼不已,想着去医院查查原因,赶紧治好让孩子少受罪。
(资料图)
哪怕有小部分家长们抱着科学育儿的态度,想起看过的各种科普文章,决定狠下心在家观察两天,一旦超过两天孩子还没有好转,基本上家长们什么科普文章都忘光了,都只想赶紧上医院,生怕病情被拖得更严重。
既然都决定带娃去看病,有条件的家长,基本上都会往大医院有权威专家的地方挤,哪怕家门口的小诊所不用排队,家长也宁愿半夜拉着小板凳却大医院排队挂号。
为啥?因为在我们的潜意识里,孩子病了很严重,不能马虎,只有到大医院找专家才安心。
于是大医院门庭若市,儿科医生"供不应求"。最近,有记者采访了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的儿科医生们,这个科室每日人均看诊120余人次,24小时不关、不休,不分节假日连续作战。
哪怕就是这么高强度的工作,医生们还是没有喘口气的时间和机会,因为诊室门外的家长和孩子似乎没有丝毫减少的迹象。看诊、查房,时不时还要处理疑难病症、急诊甚至是医闹,医生们的注意力高度集中,精神都蹦成了一根弦,生怕给孩子误诊误判。
为此,儿科里的陆医生说:"我们做过了解,其实有半数以上的患儿不用来我们医院排长队就医,在基层医院就可解决,有的发烧甚至在家中就能够处理。"
因为家长对孩子的担心与急切的心理,造成大家一窝蜂往大医院挤,其实有时会造成医疗资源的浪费不不均。比如曾经她遇到过的一位患者,白天上午费很大力气挂一个教授的号,下午又挂了一个教授的号,晚上还来挂急诊,理由是孩子反复发烧受不了。
其实完全没有必要,孩子发烧是免疫力与病毒作战的过程,是一个很正常的机体的变化。"孩子家长说之前医生开的药没效果,其实才看了4个小时,药起作用是需要时间的。"
因此该医院创立了"华西妇儿联盟",让基层医院的医生们,先后经历笔试、面试及多次培训成为联盟里的医生。家长们可以先带孩子们去参加了联盟的基层医院看病,一旦首诊发现病情危重,则可以凭相关证明,走绿色通道进入华西二院治疗。
据该医院的另一组数据显示,自2017年11月启动以来,共有19106名患儿通过"华西妇儿联盟"项目尝试基层首诊,其中75.11%的患儿在基层复诊:发热、咳嗽、腹泻等简单疾病占到了80%以上。有188名患儿因病情较为复杂,通过基层首诊后直接转诊华西第二医院儿科。
比起普通病症和危及病症挤在大医院,等待一个个诊治,分流到基层医院再整合的做法,其实大大提高了速度,也减去了家长们的负担。
对于工作量这么大的医生来说,劝家长多在基层医院先治疗也在情理之中,可因为基层医院耽误治疗的案例,也不是没有。
进一步是拥挤大医院白费功夫治小病,退一步是基层看病可能耽误治疗,家长持着担心孩子的心情,其实也是左右为难。
有时一开始简单的咳嗽发烧,没有得到及时的诊治,孩子也会因此丧命!
关键词:
56位残疾人士登上黄山 互利互勉共建生活希望 中国新闻网
永州市1至4月市场主体发展取得突破性进展 永州日报
国家邮政局再部署北京邮政快递业疫情防控工作 中工网-工人日报
江西前4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742.8亿元 增速全国第一 江西新闻客户端
石城县积极构建企业服务全生命周期“绿色通道” 赣南日报-客家新闻网
中利集团董事长被内部通报批评 并罚款100万元 中国基金报
细分市场规模不大 兴协和更新招股书 投资者网